“电竞劝退”究竟是“戒网瘾良药”,还是下一个“电击治疗”?

2021-02-08 11:23:31 来源: 作者:

前段时间,一家因为“劝退业务”成功出道的电竞培训机构,引发了公众的热议。

来这里培训的孩子,先要经历物理层面的磨练,也即高强度训练、昼夜颠倒的作息以及军事化管理等职业选手的日常。后要遭受心理上的“摧残”,在与职业选手的对局中连续遭受降维打击。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有超过九成的孩子因为受不了“折磨”而放弃。

此方法受到了不少人的赞扬,尤其是对于很多家长而言,这以毒攻毒的骚操作简直是救命稻草啊!同时,许多电竞领域相关人士也觉得很妙,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电竞不等于打游戏,电竞选手在反应速度、思维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,都致力于突破人类的极限。

然而,这套看似“用魔法打败了魔法”的骚操作,真正的“劝退效果”到底如何,其实并不好说。

虽然电竞劝退的成功率超过九成,但实际上其真正打击的是孩子们的“电竞梦”,这确实可以帮助一部分真的幻想成为职业选手、但天赋不足的孩子早早认清现实外,对于更多的孩子而言,也就是灭了他们一个以“靠打游戏养活自己”来玩游戏的借口,很难让他们从此不沉迷游戏。就好比你喜欢踢足球,我让C罗血虐一顿,你最多也就是放弃踢职业,足球该踢还是得踢。

当然,要真和C罗踢一场,我想很多人应该会更爱足球了

所以家长们与其将希望寄托在“劝退”上,更靠谱的始终是回过头来正视一下管养问题。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沉迷游戏,其实是因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很多有趣的选择,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,成长环境、学校的教育,与同学的关系,甚至是天生的性格问题等等,都有可能让孩子选择在游戏中逃避生活。

而父母要做的除了口头上的说教外,还应该进行充分合理的疏导,比如陪孩子去尝试一些诸如足球、篮球、看书、下棋等娱乐活动,主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,将他们的注意力逐渐从游戏上转移。

另一方面,父母们也需要时常进行反思,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自己有没有做到应有的陪伴。现在有一些父母因为忙于工作,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,还有人觉得麻将比孩子还亲,往牌桌上一坐,孩子爱干嘛干嘛。

说实话,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,碰上游戏这么个本来就容易让人上瘾的东西,那沉迷进去基本就是必然的。当孩子已经玩入迷了,一些家长知道着急了,赶忙求劝退机构救救孩子吧......我想从本质上来说,这和当初把孩子送去杨永信那电疗没什么差别。

说回电竞劝退,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——这个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的新兴行业,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“劝退标准”,缺乏合理的准入门槛。

这就容易导致一些嗅到财富密码的跟风者入局,擅自制定“劝退规则”,为了劝退而劝退,比如将训练强度加强到变态级、训练模式也毫无科学性等,渐渐使这项业务变质,成为了另一种形态的“电疗”恐吓,同时也有可能一不小心将下一个“UZI”或者“SKY”扼杀在摇篮里,进而阻碍国内电竞新鲜血液的输入。

猜你喜欢
换一批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