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戒网瘾电击教授”杨教授 竟然出现在游戏题材的网剧里?

2020-09-24 18:47:18 来源: 作者:

大家好我是阿伟,一个酷爱整活的浪荡少年。

最近《穿越火线》的网剧上线了。

1.png

从片名就能看出来,这部网剧主要是讲《穿越火线》玩家的故事,(并不)生动地展现了网瘾少年和电竞选手们的一些日常,以及在面对游戏与网络时,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观念冲突和思维碰撞。

2.png

比如某一段剧情中,主角之一阿明的父母觉得阿明打游戏打得太上头,怀疑孩子人生会毁于网络游戏。于是各种打听给孩子戒网瘾的办法,最终强行把孩子送到了网戒中心的杨教授手中。

3.png

这位杨教授精通电击疗法,号称“从医20年,没有我治不好的网瘾少年”。无数喜欢打游戏的青少年被他折磨的要死要活,甚至精神出现了问题。

4.png

看这个稀疏的头发,猥琐的笑容,以及熟悉的治疗方法,不用我说,你们应该也已经联想到了现实中的某个电击教授——杨永信。

5.png

杨永信教授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06年,那时网络已经普及,青少年的网瘾问题让许多家长头疼不已。当时在杨永信的牵头下,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成立了“网络成瘾戒治中心”,负责网瘾青少年的救治工作,这也就是剧中网戒中心的原型。

6.png

如果说网戒中心只是服务了临沂,那么央视为杨永信制作的纪录片《战网魔》则让他名声大噪,成为家长心目中的救世主。

7.png

无数家长从天南海北赶过来,把自家的网瘾少年塞进了网戒中心里。家长们对杨永信的神奇疗法深信不疑,有家长表示“杨教授可能有一种魔力,能够让孩子远离网络的毒害。”

以前我们不知道这个“魔力”是什么,但现在我们知道了,它应该是集电击、药物、身体虐待和精神控制为一体的完整“疗程”。经历过“电击治疗”的微博网友“未消逝的青春2015”曾写文章记录自己在临沂网戒中心的经历:不听话就往死里电,直到听话为止。

8.png

而这些诡异的治疗方法是否有用?连杨永信自己都不是很确定。面对柴静对于电击疗法的科学依据和后遗症的追问时,杨永信含含糊糊地表示:“我猜,就目前来说的话,这么一点剂量应该不会造成什么影响......”

9.png

一句话里能有这么多个不确定词,也是挺厉害的。

随着越来越多的“网瘾少年”站出来曝光网戒所的真相,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“治疗方法”逐步走向公众眼前。想拯救孩子的家长们没想到,正是自己亲手将孩子扔进了一个比网瘾更加恐怖的人间地狱。

10.png

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杨永信是否会对青少年造成二次伤害,是否打着“戒网瘾”的旗号来满足满足私欲。杨永信跌落神坛,然而吊诡的是,哪怕他的疗法已经被学界、社会各界所批判,但他的戒网瘾课程依旧照样开办,他在临沂第四人民医院的职位也照样在。风口浪尖的网戒中心暂时关了一阵子,但风波过去后,网戒中心改了个名重新开业。

为什么无法根除?恐怕是经济原因。

每一个将孩子送进网戒中心的家庭,都被网戒中心层层扒皮,治疗不治疗不一定,反正钱要到位。有经历治疗的青少年爆出了网戒中心的收费账单,结合工作人员的爆料,有人推算出杨永信的网戒中心巧立名目,无端收费起码达到了5000万。

11.png

在5000万面前,杨永信挨骂显得格外微不足道。

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,孩子们是否真的有网瘾反而不重要,事实上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网瘾究竟是不是一种“瘾”,也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数据来判断青少年网瘾现象的严重程度。网瘾不是疾病,只是当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时,众多像杨永信这样的人利用了家长对网络的恐惧与排斥,编造了一个“网瘾”的壳子,打着拯救之名大肆敛财并施行恶毒之事。

也许,只有当家长们正确认识网络、正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时,杨永信之流才能退场吧。

猜你喜欢
换一批

网友评论